隨著秋季的來臨,水產市場迎來了豐收的季節(jié),各式各樣的魚類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。然而,在享受美食的同時,我們也需要警惕處理魚蝦、海鮮時可能遇到的安全隱患,尤其是被魚鰭刺傷導致的手部感染。在處理魚類時,尤其是那些帶有尖銳魚鰭的魚類時,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刺傷。這些看似微小的傷口,實則可能成為細菌侵入的門戶。
感染后的癥狀
被魚鰭刺傷后,初期癥狀可能僅為局部紅腫和輕微疼痛,但隨著時間推移,細菌會迅速擴散,引發(fā)全身性感染反應,如發(fā)熱、寒戰(zhàn)、惡心、嘔吐等。嚴重時,可能出現局部水皰、皮膚及肌肉壞死,甚至危及生命。特別是海水中的創(chuàng)傷弧菌(Vibrio)和海分枝桿菌,它們能通過傷口迅速侵入人體,引發(fā)嚴重感染。
創(chuàng)傷弧菌:被稱為“海洋中的無聲殺手”,感染后可能導致敗血癥、膿毒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,病情進展迅速,死亡率高。海分枝桿菌:易感染淡水和海水魚類,通過破損皮膚導致“魚刺傷肉芽腫”,不僅累及皮膚,還可能影響肺部、骨關節(jié)及血液系統(tǒng)。
本院案例
李先生是一名水產市場的工作人員,近日在殺魚時,右手掌不慎被魚鰭刺傷,李先生對這個小小的傷口沒有放在心上,然而當天就出現了低熱癥狀,李先生仍沒怎么在意,到第二天早上全身發(fā)熱癥狀不退,右手掌腫脹、劇痛難忍,他才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,連忙來到徐州仁慈醫(yī)院。經過熊祖國副主任醫(yī)師接診查看患者發(fā)現,李先生的右掌一細小傷口,周圍明顯腫脹,壓痛明顯,右中指活動時疼痛加劇,前臂局部也出現了一定的疼痛不適。參考超聲診斷,考慮為右手掌感染,予急診清創(chuàng)、切開引流手術治療,術中見右手掌傷口深部感染明顯,右中指屈肌腱周圍出現大量膿性液體,予清創(chuàng)后,傷口開放引流。術后當日晚上患者發(fā)熱癥狀消失,右手脹痛消退。
被魚鰭刺傷右手掌的細小傷口
術中見右手掌中指屈肌腱周圍大量膿性液體,予切開引流。
魚鰭刺傷后科學處理方法:
1、立即沖洗傷口:一旦被魚鰭刺傷,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傷口,盡可能將傷口中的細菌沖洗掉。
2、消毒處理:使用酒精或碘伏對傷口進行消毒,減少細菌感染的風險。
3、及時尋求醫(yī)療幫助:如果傷口出現紅腫、疼痛加劇、發(fā)熱等全身癥狀,應立即就醫(yī)。醫(yī)生會根據情況給予抗生素治療,甚至可能需要手術移除受感染的組織。
4、預防措施:在處理魚蝦、海鮮時,應佩戴手套,保持手部清潔。避免在手上有傷口的情況下接觸海鮮或海水。同時,盡量選擇新鮮健康的魚類,并徹底做熟后食用,以降低感染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