肢體受傷后腫脹,很多人往往不在意,就像劉師傅對待肘部的腫脹一樣,不痛不癢就沒在意。以為是普通的腫脹,休息后能好轉,但沒想到,這處腫脹沒有隨著時間推移而消失,反而逐漸“長大”并引起手臂疼痛,多方就診,才在仁慈發(fā)現了這個“炸彈”——假性動脈瘤。
近日,徐州仁慈醫(yī)院手外科四病區(qū)的鄭大偉主任接門診時遇到了一位患者,肘部不知道什么時候長出了一個軟包,且軟包越來越大。因為平時不痛不癢,沒有什么特殊癥狀,就沒在意。可結果越來越大,手臂開始出現不適,這才告訴了家人,并到醫(yī)院就診。而跑了幾家醫(yī)院都不能說出這是什么,于是來到了徐州仁慈醫(yī)院顯微修復重建外科就診。
接診后鄭主任認真地詢問了病史,進行了細致的體格檢查,結合上肢動脈CTA檢查,發(fā)現劉師傅的動脈損傷,局部出血已形成假性動脈瘤,動脈瘤像核桃一般大小,此動脈瘤已經引起上肢缺血疼痛,嚴重可導致肢體缺血壞死,最危險的是瘤壁像氣球一樣脆薄,隨時可能破裂,引起大出血危及生命,此動脈瘤如同掛在手臂的一顆炸彈,隨時會引發(fā)爆炸!
幸運的是,劉師傅及時來到了徐州仁慈醫(yī)院顯微外科對血管損傷修復經驗豐富。經過細致的術前準備,立即安排進行“右時假性動脈瘤切除+血管修復術”,術中發(fā)現腫物形成,位于腦二頭肌、腦肌之間,壓迫前臂內側皮神經、正中神經,前臂內側皮神經局部挫傷斷裂,稍有不慎誤損傷就可能大出血,影響肢體功能的后果。
鄭大偉、黎章燦、魏英華手術團隊根據術前CTA精確定位動脈瘤破損處,憑借顯微外科技術行精細操作,小心移除假性動脈瘤后,徹底松解右前臂內側皮神經、下中被經修復,修復損傷動脈血管,經過3個小時的手術,動脈恢復搏動并通血,術后劉師傅疼痛癥狀緩解,正在順利恢復中!
術后,劉師傅握住鄭大偉主任的手連連感謝:“鄭主任,感謝您,幫我卸掉了這個包袱,這下我終于能睡個好覺了。”
鄭大偉主任提醒:對于這種肢體腫脹,很多人往往因為生活經驗所致,認為慢慢腫脹部位就消退了,只要骨頭不疼就不會有大問題。但是兇險往往就在這種不經意間,特別是面對外傷腫脹不消退,懷疑有動脈損傷者,應警惕假性動脈瘤的發(fā)生,應當及時去??漆t(yī)院就診檢查治療,以免貽誤病情!
動脈瘤常見的臨床表現為:搏動性腫塊,遠端肢體缺血疼痛,最危險的是破裂出血。不及時治療動脈瘤會逐漸增大,隨時可能出現出血、感染等并發(fā)癥。
一旦確診,應及時手術治療,而重建動脈的通暢率決定了手術的最終效果,并且在周圍動脈重建中,采用顯微外科技術的自體靜脈移植術優(yōu)于人工血管移植。